第十章 从蒙古到新疆(下)(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苏军总参谋部,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的明争暗斗始终没有停止,朱可夫一直主张集中兵力进攻“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地带”,把主战场放到辽宁西部的大平原上,不要让机械化兵团陷入松花江流域的森林和泥沼。从战争前20天的经验看来,华西列夫斯基提出的把主要兵力放在黑龙江的方案收效甚微,苏军坦克兵团难以展开,经常只能沿着狭窄的公路推进,兵力优势无法体现出来,而且坦克的损失非常严重。华西列夫斯基的计划之所以能占上风,是由于苏联国防部长铁木辛哥元帅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可是从6月5日开始,铁木辛哥元帅被派去出使德国,与希特勒、凯特尔、邓尼茨等第三帝国领导人商讨共同对付英国海军的事宜,华西列夫斯基暂时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朱可夫的计划开始占据上风。

6月12日深夜,朱可夫终于说服斯大林用整个蒙古方面军和半个后贝加尔方面军的兵力对“华北咽喉地带”发动进攻,具体流程是:蒙古方面军主力离开呼和浩特,向东运动350公里,转移到内蒙古东南部的克什克腾地区,接着攻陷通向辽宁西部的门户——赤峰,为未来的钳型攻势准备一个前哨基地;与此同时,后贝加尔方面军的一个坦克集团军、一个混成集团军以及十五个师的大本营预备队将通过蒙古铁路运送到赤峰前线,从而使蒙古方面军的机械化兵力增加到12个坦克师、8个机械化军,足以在两个主要方向发动进攻。总攻将于6月22日左右开始,右翼包括5个坦克师和4个机械化军,第一目标是赤峰以南100公里的重镇——承德,也就是满清部落“避暑山庄”的所在地;攻陷承德之后,机械化兵团将沿着长城前进,直指渤海边的秦皇岛和山海关,切断北京到沈阳的公路。左翼则包括4个坦克师和3个机械化军,越过凤凰山、大凌河攻陷辽西第一重镇——锦州,接着马不停蹄地向西南追击,一直打到渤海边的葫芦岛,这样整个辽西的中**队就被围进了一个大口袋,三面是武装到牙齿的苏军,一面是浩瀚的渤海湾。另有3个坦克师和1个机械化军作为战役预备队留在赤峰,一旦包围圈形成,就如同饿虎扑食一般冲进包围圈,把被围的中**队赶向渤海海岸,在那里予以全歼。不过,这个计划究竟能围住多少中**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因为中国在辽宁西部部署的军队并不多,目前只有一到两个集团军。但朱可夫坚持认为,只要苏军攻克了赤峰,并摆出一副向辽西进军的架势,中国立即会增加辽西的兵力;即使中国人不在辽西设置重兵,这个计划也足以切断东北与华北的陆上联系,从而使东北的中**队陷入绝望。

马利诺夫斯基于6月14日凌晨到达莫斯科,却惊愕地听说斯大林已经做出了决定,要蒙古方面军暂时放弃对北京、天津、大同的攻势,把注意力放到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这简直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马利诺夫斯基争辩说,把方面军主力从呼和浩特调到赤峰是很困难的,补给会出问题,而且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中**队的注意,接下来的战斗会很艰苦,而且他看不出进攻锦州、山海关为什么就比进攻北京、天津更有利。如果大本营想要截断东北和华北的联系,只需要攻克北京、天津和唐山就是了,何必舍近求远去进攻山海关呢?朱可夫却告诫马利诺夫斯基“要无条件听从大本营的命令”,并强调北京、天津的城防很坚固,短时间内难以攻克,而且天津附近的河流水网密集,相比之下还是辽西更适合机械化兵团作战。实际上朱可夫的判断完全错误了,此时北京、天津的防御工事就像纸糊的一样薄弱,根本经不住苏联坦克的猛攻;但朱可夫有一点是正确的,那就是进攻北京、天津比进攻锦州、山海关更危险,毕竟北京是华北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而且蒙古方面军是孤军深入,东面是渤海,西面是山西境内的中国重兵集团(据说有四到六个集团军之多),很容易陷入背水一战的窘境。总之,无论马利诺夫斯基怎么争辩,斯大林和朱可夫都没有改变主意,进攻锦州、葫芦岛、承德和山海关的准备必须在72小时之内完成,此后还必须攻克赤峰,把蒙古方面军的司令部搬迁到那里。朱可夫乐观地估计,赤峰的军用机场可能保存比较完好,可以供苏联的伊尔-2和佩-2强击机起飞轰炸辽西。

斯大林的决策再次证明他的首要战略目标是东北,只有确保东北已经完全到手,他才会去考虑华北、西北乃至新疆的问题。新疆在苏联的战略目标中处于一个非常次要的位置,虽然它离苏联的心脏部分最近,从斯大林格勒出发的火车可以在48小时之内到达新疆边境,理论上讲很容易发动进攻,可斯大林并没有在这里集结很多部队。中亚方面军的兵力只有25个师,其中包括2个坦克师,远远低于远东第1方面军或蒙古方面军的兵力,而且没有配备多少飞机。斯大林曾经闪烁其辞地谈到“塔里木盆地的油田”和“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田”是很重要的,必须阻止中国人把这些能源运到内地,但他对新疆一望无际的沙漠和炎热干燥的气候存在恐惧心理,不愿把俄罗斯士兵投入到这个“无底洞”中去。入侵新疆的苏联士兵大部分来自中亚各共和国,还有一部分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他们士气低落、战术素养平庸,政治上也不大可靠,一遇到挫折就容易陷入崩溃。中亚方面军的战略部署特别没有效率,一个集团军部署在阿尔泰山,一个集团军部署在巴尔喀什湖畔,另一个集团军则部署在葱岭一带,仅有的2个坦克师还被分割成好几块,根本不能达到机动进攻的目的。中亚方面军司令员梅列茨科夫上将原先一直在芬兰战线作战,现在被派到新疆这个炎热干旱的地区,上任第一周就生病卧床,作战方针全部交给参谋长莫斯卡连科中将制定,作战效率大打折扣。到6月10日,也就是呼和浩特和大庆沦陷的时候,中亚方面军的右翼只打到伊犁城郊,左翼也才刚刚进入吐鲁番盆地,倒是有不少士兵因为不习惯炎热的天气而被送往后方医院。梅列茨科夫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向大本营发电报要求让蒙古方面军支援新疆,他说:“如果蒙古方面军以一个集团军的兵力越过甘肃北部,进攻新疆东部的哈密,无疑将牵制中国新疆集团军群的大部分兵力,甚至在中国人心目中制造巨大的阴影,使他们主动放弃伊犁等外线据点,这将使我们的日子好过许多。”令他失望的是,斯大林根本不想增援新疆,反而把更多的兵力投入东北战场。

中国新疆集团军群司令田悦上将被战后的历史学家称为“一位始终在次要战线作战的英雄”,他统帅着很少的兵力,面对着薄弱的敌军,双方谁都占不到什么便宜。田悦上将拥有非常冷静的头脑和非常敏锐的判断力,他从战争第一天就指出,守住新疆的关键在于控制天山以北的盆地,也就是准噶尔盆地南部,决不能让苏军在这里建立巩固的战线。伊犁、阿克苏等方向的战斗主要是牵制性的,那里的地形和交通状况不适合大兵团作战,至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更是军事行动的禁区,中**队在那里唯一的使命是确保油田的安全,这些油田一般都位于沙漠边缘地区。新疆战线的确是一条次要战线,但这次要战线保护着中国本土1/3的石油产量(在大庆油田失守之后)和1/4的天然气产量,新疆准噶尔和吐鲁番盆地的棉田还为中**人提供了大量冬季被服,让他们穿的暖暖和和地与苏联军人展开秋冬季节的大搏杀。如果不是田悦高屋建瓴地调动兵力,灵活地使用预备队,并且把新疆各民族团结在保卫中华共和国的大旗之下,那么新疆的资源是注定要丧失的。斯大林原以为他用少量兵力就足以征服新疆,直到战争开始三个月之后,他才明白他彻头彻尾的错了。此后,他将越来越多的预备队投入到这条“次要战线”上去,新疆终于成为了苏联士兵真正的无底洞。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