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047 蝗灾爆发(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王政四年,姚木兰终于彻底摆脱了文盲的身份,兵书一堆堆的读下来,为了加强记忆,还咬着牙亲手抄了好几卷。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书让姚木兰获益良多,除此之外她还向王翦、蒙兴以及因伤或者年迈退下来的将军们,请教各种有关打仗的策略以及经验。

她越是如此,嬴政就愈发不知该拿她怎么办。

他愿意为她铺出一条坦荡的封侯之路,也愿给她数不尽的财富,但她的执念却是从军做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

现在姚木兰自知水平和资质不够,还没提出从军的请求,但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这是早晚的事。

原本靠着从各国收购的粮食,秦国能够勉强挨过饥荒之年,但是新一轮天灾再次降临到秦国大地上。

春末夏初之时,秦国爆发了蝗虫灾害,蝗灾刚开始时,只是集中于少部分地区,蝗虫数量也没那么可怕。

但等蝗灾发展到后期之后,铺天盖地的蝗虫所到之处,几乎连一棵青苗都难见。

它们啃噬一切能够啃噬的东西,从田地到树木再到草木,让还没从饥荒之苦中熬过来的百姓,遭遇到了新一轮绝望。

去年旱灾,地里收成原本就不好,如今眼看着作物快到了成熟季节,谁知竟爆发了蝗灾。

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声如风雨,百姓绝望嚎哭,眼睁睁的看着庄稼被糟蹋,却不知如何应对。

这个时代,对于应付蝗灾还没无有效的办法,众卿大夫对此同样束手无策。

先是饥荒又是蝗灾,民间已有流言传出,将秦国频频发生天灾,归结于秦王无道连年征伐,故而上天降下警示。

秦国对于民众舆论管控非常严格,然而流言蜚语如暗夜星光,法律再严格也无法堵住悠悠众口。

区别只在于,百姓明着说还是暗里说罢了。

若只是传言秦王无道便也罢了,毕竟秦国近百年来,几乎都没停过对外征讨的步伐,嬴政之前的诸位先王,哪个没有大举战事,不断拓展秦国疆域。

然而,有人将百姓舆论,引到了另一个方向,怀疑当今秦王血脉不纯,认为嬴政乃是宰相吕不韦之子。

至于证据,则是太后当年在赵国邯郸时曾是吕不韦的姬妾,两人如今依然暧昧不清。

相比不仁暴君之类的流言,怀疑秦王血脉,对嬴政更具有杀伤力。

然而这个消息传的更加隐晦,碍于王室尊严,又无法大规模排查,究竟是谁散播出的不敬之言。

嬴政没在姚木兰面前提过此事,但她能感觉出,他对这个流言是十分不满的。

莫说他是秦王,就算是普通人,被人说不是自己爹的孩子,就差被指着鼻子骂是野种也会不高兴的。

若让蝗灾继续下去,不但百姓会落入深渊之中,秦国国力也会受损,秦王声望更会降低。

为了能最大程度的缓解蝗灾带来的影响,秦国颁布了“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的法令。

此法令一出,那些拥有庞大私产但无地位的封建农田主们,纷纷将私存的粮食献给朝廷,换得爵位。

对此,姚木兰只有瞠目结舌的份儿,按照她的大致估算,秦国一千石粟,换成现代单位足有二十吨重。

也就是说,先要得一个爵位要捐出二十吨的粮食来。

这可是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的战国末年,又是连年灾荒的年景,那些能拿出这么多粮食换爵位的,绝非寻常富户。

不过姚木兰读了这么多史书,也不是白读的。随着各国不断变法,战国末年其实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出现的必要特征,就是地主阶级和佃农的不断分化。

有钱人地越来越多,十指不沾阳春水就能过上奢侈的生活。穷苦佃农从年初忙到年末,连卖身契都抵给了地主,每年分到的粮食不足裹腹。

富者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两个阶级不断分化。

但在当今秦国,穷人也不是完全没有上升途径的,入伍立军功,就是他们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

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当年素有杀神之称的武安君白起从最末等的兵卒做起,最后从末等爵位公士一路升到第十六级,晋升为秦国威风赫赫的大良造。

大良造虽然只排在爵位的第十六,但它已经是秦国囊括军政实权的实际爵位的最高一级,再往上的爵位只是虚衔。

姚木兰在穿越战国之前,对白起只知道一个名字,知道他曾在长平之战中坑杀战国四十万人。

但在学习秦国史书,深入了解了武安君白起这个人时,姚木兰几乎要怀疑史书记载的真实性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