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么多人,以后一定会有很多人感谢你,他们会给你立个像供起来,像庙里的菩萨一样。”
郡主侧脸摩挲嘟嘟的脑袋,柔声道:“我不想什么供奉,只要能为大家做点事情,也不枉上天让我来这世上走一遭了。嘟嘟,你要记住,在你有能力的情况下,能帮就帮一点,多结份善缘总是好的。”
嘟嘟轻声应了句,也不知道她明不明白,但郡主已经不打算纠结这个问题了,要扳正嘟嘟的性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好歹今天挖掘了她的慈善心肠不是,总算有所收获。
郡主说完大事后,便和嘟嘟说起她自己的事:“嘟嘟,咱们来这边都两个月了,你每日就跟着爹娘,是不是很无聊呀?”
嘟嘟乖乖点头:“是很无聊噢!小舅舅要上学,总督府没有小孩子陪我玩儿,所以娘要留下那几个孩子,让他们陪我玩。”
郡主笑道:“就知道玩!你哥哥在京里可忙了,每日要学许多东西,你每日疯玩,日后回京可赶不上他了,以后哥哥说话你都听不懂,他就不带你玩了。”
嘟嘟急道:“才不会呢!我又不是笨蛋,怎么会听不懂哥哥说话,就算我听不懂,哥哥也会带我玩的,我是哥哥的宝贝!”
郡主也不逗她了,直言道:“嘟嘟,你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是要上学的,你在京城时不也和姐妹们上学吗?我和你外祖母想让你去李巡抚家里,也就是上回来咱们家的玉芬玉芳姐妹俩家里,她们家的闺学里有许多小姑娘,你想去找她们玩吗?”
嘟嘟撅起嘴巴:“不想!为什么要我去别人家?咱们家也找几个夫子来,让那些姑娘来咱们家上学不好吗?就跟在京城时那般!”
嘟嘟性子强,觉着在别人家像是寄人篱下,她身份再高也不是主子,也就是总督府没有小姑娘,要不然嘟嘟定然也不愿住这儿。
改革
郡主也无奈,她如何想把女儿送去别家,别人家哪有自己家舒坦,嘟嘟被他们宠坏了,去别人家里要循规蹈矩看人眼色,她定是不愿的。
只是郡主原没打算在泉州长住,如今因着济慈堂之事逗留下来,但最多也就一年半载,这时间说长不长,特地为了嘟嘟请几个夫子在家开闺学太麻烦了,但嘟嘟也不能日日在家玩荒废学业,还是去别人家凑和几个月方便一些。
“嘟嘟,咱们不会在这里长住,你不是还要去苏杭扬州玩吗?这样短的时间,特地在家里设个闺学是不是很麻烦?你走了之后总督府便没了小姑娘,那闺学便又废了,是不是很不值?也就这一阵子,你去李家玩玩,若是不喜欢,娘也不逼你,还是跟着我,我教你读书下棋作画,可好?”
嘟嘟委屈点头:“好!”
嘟嘟入学之事很快便办好了,李家对于嘟嘟的加入自然是非常欢迎的,自家姑娘能和未来的长公主一起上学,这是多大的荣誉,若是能和嘟嘟交好,再得郡主公主几句赞誉,他们家的姑娘嫁人的档次都高几层。
郡主也为嘟嘟上学做了许多准备,书包书具都备了好几份,凭嘟嘟心情轮着换,还给嘟嘟的同窗姑娘们都备了精美礼品,让嘟嘟去笼络人的。
郡主从来都不是同性缘好的人,她太明白被众人孤立的感觉,但她以前再差也有萧蓁和林雅清这两个挚友,就算有时候参加宴会她们俩没来,郡主一个人寻个僻静处也能自娱自乐。但那是两世为人的郡主,她可以不在乎这些人情世故,可嘟嘟不行,她只是个娇气的小姑娘,如果大家孤立漠视她,或者虚情假意有所图的接近她,嘟嘟会很难受的,郡主必须要教会女儿如何交朋友。
嘟嘟头一回去别人家上学,心里也是紧张的,但她绝不表现在脸上,到了入学那日盛装打扮由公主和郡主领着去了李家。
李家闺学的几个姑娘和嘟嘟见过的,之前是在总督府的宴会上,嘟嘟是主人,身份又高,大家都围着她转,可如今去了别人家,就不是她的主场了。
公主母女和李家的太夫人以及几位夫人说话,嘟嘟和李家几位姑娘坐在一处吃瓜果点心,气氛瞧着还是不错的,李家大夫人领着公主祖孙三个去看了姑娘们上课的地方,环境清幽远离前院,瞧着很不错,两个女夫子,一个教规矩礼仪一个教琴棋书画,还一个教姑娘们读书明理的,安排的倒是全面。
郡主把嘟嘟送到座位上便离去了,嘟嘟看着母亲离去有些不舍,她还是第一回母亲不在的情况下去陌生的地方,心里有些没底。但修养使然,她便是心里不虞也不会表现明显,安安静静的找出了自己的书具放在桌子上,听先生讲课。
郡主把女儿留在别家,心里也有些放不下,她安排了流星和霓虹跟在嘟嘟身边,霓虹是嘟嘟的贴身大丫鬟,流星和追月则是白霜的徒弟,本来是跟着郡主的,但郡主不放心嘟嘟一人独处,便让流星也守在那儿。
整完了嘟嘟上学的事情,京里皇帝给的批函也下来了,授权郡主管理济慈堂,郡主提出的相应的政策规定皇帝也都批准了,接下来就看郡主如何落实。
郡主既然身在泉州,自然要先拿这边的济慈堂杀鸡儆猴,她得到批函的第二日就去了济慈堂,向孙管事表达了她要接管济慈堂之事,而后便颁布了一系列政策。
以前济慈堂是专门收纳烈士遗孤的,但郡主要扩大它的规模,将那些老无所养幼无所依无家可归的人都收进来。但是要核查身份,如果有想进来骗吃骗喝的肯定不行,若是有父母却不愿养孩子的,有子女却不愿养老人的,济慈堂也可以接纳,但家属每月要出钱给济慈堂当生活费,若是家属不同意,老人那块还好说,孝道压死人,孩子问题就不好解决了,这时候父母卖孩子都是合法的,不养孩子更不犯法。郡主便定了条规定,若是父母不愿养孩子,便和孩子签下绝契书,日后再无干系,这孩子以后便济慈堂养着。
只是这普通人和烈士遗孤肯定不能相同待遇,郡主再定了规定,烈士家属每月每人能领一钱银子月例,普通人则只包吃住,要赚钱自己出去赚,但去哪里工作得登记,每月的月钱交三成到济慈堂,济慈堂也不能白养这些人不是。
只是乍然间条件变得这般优渥,处处都要用钱,朝廷那点经费肯定不够的,少不得郡主自掏腰包,这一家还不是问题,郡主出得起,别处的慢慢来。
孙管事对于郡主的政策很是有些疑问:“如此一来,费钱的地方太多了,朝廷就发了那么点钱下来,哪够收这么多人。”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