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耶律祁对这次的联姻很有诚意。

裴清殊闻讯之后,便立马让人安排,亲自接见了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辽国皇帝。

耶律祁今年二十八岁,和裴清殊不同的是,他是辽国上一任皇帝的长子,十几岁便投入军中,平定了辽国境内的两场叛乱。

在老皇帝死后,他便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

因为裴清殊早先就对耶律祁进行过一番调查了,所以在见面之后,发现他会讲汉话的时候,裴清殊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事实上,辽国、北夏与高丽、大理这种小国不同,他们虽然也与大齐相邻,但就像中原人看不起胡人一样,辽国人和北夏人也看不起中原人。所以说,在辽国,会说汉话的人并不多。

耶律祁会说汉话,主要是因为他的母亲就是汉人。所以说,耶律祁算是半个汉人。

同裴清殊见面的时候,耶律祁笑着说道:“我名字里的祁,就是母亲取的,与大齐的‘齐’同音。她这一辈子都想重回故土,只可惜怕是很难有这个机会了。若是我能娶一个齐国的女子做妻子的话,想来母亲一定会很高兴的。”

裴清殊笑了笑,也客气地说了几句场面话。

不过他知道耶律祁这次来,主要就是为了见一见魏七姑娘的。所以他也不多说废话,很快就让人把襄仪公主请了进来。

其他的事情,可以等联姻之事定下来再说。

……

因为知道今日要见辽国的皇帝,魏七姑娘特意盛装打扮了一番。

如裴清殊所料,魏七姑娘才貌出众,又因身份高贵,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耶律祁果然一见面就被她给深深地吸引住了。

他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和齐国联姻,如果联姻的话,是将那汉女封为贵妃还是皇贵妃。

经过短暂的相处之后,耶律祁果断地决定,将魏七姑娘封为皇贵妃。

当着裴清殊的面,耶律祁很认真地解释道:“襄仪公主姿容出众,哪怕是嫁给我做继后,都是委屈了她。只是辽国境内现在正在进行改革,许多老臣对中原文化抵触得厉害。若是我直接封襄仪公主为后的话,只怕辽国会闹翻了天。所以只能委屈公主一阵子,先做一段时间的皇贵妃。等公主怀孕之后,无论男女,我都一定会封公主为后。”

说句实话,耶律祁身为辽国皇帝,态度却如此谦卑,让裴清殊感到舒服的同时,又有一丝不安。

不知道为什么,直觉告诉他,这个耶律祁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在裴清殊生活过的前世,大齐和北夏交战的时候,辽国身为北夏的盟国,态度却并不是很明朗,迟迟都没有出兵。

以至于当时大齐的宣德皇帝还以为辽国在北夏和大齐之间摇摆不定,所以就派去使者,向辽国求援。

辽国倒是回了消息,不过不是答应,也不是拒绝,而是称自己实力不足,暂时无力帮助大齐。

直到大齐的都城被匈奴人攻破,大局已定之后,辽国才出兵,帮助北夏占领了整个中原。

大齐被匈奴人占领之后不久,裴清殊就被婆婆放的那场大火给烧死了。其实他还挺好奇,后来的后来,辽国和北夏最终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

他不认为辽国皇帝那般积极地改革、积攒自己的实力,最后会只满足于蜗居在东北那片寒冷的土地上。

若是时机成熟的时候,辽国和北夏会不会有一战呢?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不会有永远的朋友。

很多在此时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不出几年的功夫,就有可能变为现实。

表面上看来,辽国现在的实力好像还不如北夏和大齐。可再过些年,辽国可能就会成为另一个北夏,变成裴清殊的心腹大患也说不定。

虽说魏七姑娘的确很优秀,但裴清殊并不认为,辽国皇帝愿意与大齐联姻,仅仅是因为一个女人。

其实说白了,只是因为北夏和辽国的联盟,也并没有那么坚固而已。

只要有更好的结盟对象,辽国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北夏。

同样,大齐亦然。

所以对辽国,和对较为老实的吐蕃不同。

和他们联手的同时,还必须要时时刻刻地防着他们才行。

在这种情况之下,魏七姑娘的这个和亲公主,可不是好当的……

美貌,智慧,实力,运气,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不过在亲自见过襄仪公主之后,裴清殊就知道,这世上不会有比魏七姑娘更适合做这件事的人了。

虽说她不是大齐最美,或者最聪明的女子,但她绝对是裴清殊见过的女子当中,综合条件最好的。

公孙明和裴清殊说话向来随意惯了,有一回就忍不住同他说道:“这么好的姑娘,嫁去辽国可惜了。”

裴清殊笑着打趣公孙明:“怎么,你娶了个小娇妻还不够,还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皇上可别冤枉臣,臣是在为您可惜呢。”公孙明一本正经地说道:“襄仪公主的条件,不逊色于宫里的任何一位娘娘。嫁去辽国,实在是便宜了那个耶律祁。”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