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只是杨令月有些疑惑,他们乃是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氏,怎么跑来京郊地段来讨生活呢。

“姐姐忘啊…”杨明达含糊的说道。“外婆去世前跟娘亲说过,外公是去了京城讨生活了。所以被赶出家门后,娘亲才带着咱们姐弟俩一路乞讨来的京城……”

一听这话,杨令月脑子也模模糊糊有了这印象,不免有些惊喜的问:“那外公找到了没有…”

杨明达摇摇头,低落的回答道:“没有,娘亲说她带着我们在京城各处打听了几年,都没有叫魏铁蛋的。”

魏铁蛋这名字……

不想诽谤那存在于传说中的外公的真名名字,杨令月抽了抽嘴巴,也就没再提继续找亲的话题,只说明儿等早起,便打发杨明达早点休息。

由于这位于山坳顶上的破庙只住着姐弟俩人,倒也将破庙两边都铺了稻草,一人住一边的,讲究男女有别。

一夜无梦,清晨天刚蒙蒙亮,杨令月便率先起了床,往只剩下火星子的篝火堆里塞了一些枯枝烂叶,等篝火重新燃起高高的火焰时,杨令月这才开始倒水,煮早饭。

姐弟俩的早餐依然是野菜汤,虽说放了少许食盐,口感却依然涩涩的,带点苦味。此时的杨令月不若刚来时那么娇气,适应了环境的她面不改色的将一晚野菜汤,连菜带汤塞进嘴里后,小嘴一抹,便招呼杨明达,姐弟俩一起往小树林钻……

由于姐弟俩没有砍柴的工具,只能折一些干枯的树干枝条,虽说慢了一点,倒也让姐弟收拾了一挑柴火,并且在拾柴过程中,幸运的发现了长在腐木上的木耳,和一些可食用的菌类植物,收拢来看,倒也有一篮子那么多。

姐弟俩去集市上卖柴时,是将那一篮子的木耳、菌类植物一起带上的,结果柴火没人要,木耳和可食用的菌类植物到卖了一个好价钱。

“姐,这柴火怎么办?”杨令月数着铜板数得眉笑眼开时,杨明达指着无人问津的柴火问。

“丢在这儿呗,反正没人要。”

杨令月算了算手中的铜板,发现可以买几升粮食,不免兴奋起来,冲着杨明达笑道。“咱们就捡着山珍来卖……慢慢攒着,说不定生活得到了改善不说,以后啊,也有余钱送你去私塾读书。”至于她嘛,鉴于自己穿越前刚刚考上大学,也算文化人,而且私塾性质的学堂多半不收女学生,所以在这儿,她还是继续当她的‘文盲’好了,反正这年代不是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吗。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o(* ̄︶ ̄*)o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