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穆秀冬万分惊讶,她记得刺梨是一种浑身长满刺,只有两个拇指大小,外皮微黄带青,吃起来酸涩不已,但维生素和其他物质十分丰富,吃了对身体很好的野果子。
这种野果子4-5月才开花,8-9月成熟,现在是6月下旬,怎么会有刺梨成熟?
对此,齐雅茹解释道:“这是去年成熟的刺梨,我做了好几罐藏在大院各处儿,前头几罐都被湛儿吃了,我想着你也爱吃这个,给你留了一罐,一直没找着机会给你。你要是喜欢,今年刺梨结果了,我再上山多摘点,到时候给你做几罐。”
刺梨本身又酸又涩,还带着些许苦味,但是齐雅茹给的刺梨,吃进嘴里酸酸甜甜,带着刺梨独有的香味儿,颜色又呈蜜饯一般的金黄带桃红颜色,此等佳品,拿去卖,估计也能卖不少钱儿。
穆秀冬确实喜欢吃这个味道,连吃两块刺梨,笑眯着眼问:“这个刺梨蜜饯真好吃,我感觉比县里百货大楼卖的蜜饯好吃好几倍,吃起来一点涩味、苦味都没有,齐婶婶你是怎么做的?”
齐雅茹摘着豆角笑道:“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长得微黄的刺梨摘下来,拿件厚棉衣盖在手上,双手搓掉刺梨上面的刺,接着抠掉里面的籽儿,洗净控干水分,拿到太阳底下晒个半干,拿糖腌制两天,瞧着刺梨出了水,肉变得有些软了,连水带刺梨倒进锅里熬,直熬得刺梨肉变熟,汤汁浓稠挂浆,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红花茜草泡得水洒一点在上面,等它上色,晾干蜜饯即可。”
“这么多工序还叫简单啊?”穆秀冬咂舌,一个想法跃上脑海,“齐婶婶,你做小吃食的手艺这么好,有没有想过做些蜜饯或者其他糕点什么的拿去卖?”
齐雅茹脸色微变,“招娣,这话你在我面前说说就罢了,可别在别人面前说。棕儿每隔半个月给省里的周副师长写信问好,周副师长多少会给他透露些上面最新的决策形势。上半个月周副师长来的信里说,最近国家有大决策,对土地和一切形势规矩都有所改变,叫我们务必谨言慎行,不要惹出乱子,是好是坏,就看这一年了。虽说现在各地没有禁止大家自由买卖,可我听棕儿说,首都那边已经实行一切用票购买,私自买卖属于投机倒把行为,要是被公安或者JC抓住,是要关禁闭的。”
国内的形势开始转变了么,穆秀冬微微蹙眉,依稀记得再过两天,就要发生一件大事,当下把做蜜饯卖的心思压下,跟齐雅茹说了两句,端着篮子走了。
她走后没多久,躺在‘床’上的孟九棕睁开眼睛,黑漆漆的双眸里暗潮涌动,直直看着那道离去的纤细背影。
齐雅茹做好了饭菜,转身叫他们兄弟俩吃饭,看见他睁着眼睛吓了一跳,“棕儿,你醒了?怎么不跟招娣打声招呼,她给咱们送来不少豆角呢。”
孟九棕垂眸,遮住眼中的情绪,兴致不高道:“她去上学,没必要打扰她。”
知子莫若母,大儿子对穆秀冬那点小心思,齐雅茹心知肚明,她倒不觉得有什么,放在建国以前,以他们孟家在尖头村的家世、地位,孟家各位家主们怕是会觉得穆秀冬给他们孟家人提鞋子都不配。
可现在风水轮流转,孟家家主们死的死,散得散,剩下他们母子三人,活得没有一丝尊严,没有任何地位,在大时代的决策下,他们活着已然是艰辛,还有什么资格想其他。
一时心疼不已,齐雅茹擦了擦手上的水渍轻声说:“今儿早上天边乌云遍布,可能会下大雨,我看招娣那丫头身子骨儿瘦弱,虽然穿了蓑衣,戴着斗笠,可夏雨凶猛,风大雨大,万一这雨下一整天,也不知道她那小身板受不受得住。”
孟九棕已经闭上了眼睛睡回笼觉,齐雅茹说的话,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见。
穆秀冬出了孟家大院,径直往李梅家里去。
自从上学开始,她就一直和李梅、李学民兄妹俩,结伴去红旗村的小学上学。
李眉俩人对她很照拂,免去了她的诸多麻烦,因此她对李梅兄妹万分亲近,从入学到现在,每天早上都去他们家里等他们一同上学。
今儿天边黑沉沉的,像是要下大雨,李来旺、何一芝老两口子担心大雨大风会刮倒地里已经挂穗快成熟的麦子、还有刚起穗的稻谷,早早的带着一家人去地里挖垄,用土巩固麦子稻谷的根部去了。
李梅和她三哥李学民,天还没亮就起床,跟着李来旺夫妻俩下地干活儿,瞧着天亮了,想着要去读书,两人掐算着时候回来做早饭。
这会儿兄妹俩正蹲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手里都捧着一个粗瓷大海碗,很没形象的一阵狼吞虎咽。
看见穆秀冬进门来,李学民三下五除二地把碗里的饭菜扒拉个干净,喊了一声秀冬妹子,扭头一阵风地冲进屋里,也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
李梅则用筷子拼命的刨着碗里的饭菜,直塞得腮帮鼓鼓,瞪大个眼睛使劲儿吞咽,嘴里含糊不清的喊:“招娣,你等我下,我马上就吃完。”
穆秀冬瞧着她被噎得说话都费力,赶紧伸手给她锤了锤背,让她顺口气道:“慌什么,离上学的时候还早着呢,又不急于一时。喏,这是我家吃不完的豆角,给你们摘点送过来。”
“我不是瞧着天快下雨了么,我担心我们走到半路下雨淋成落汤鸡,这才着急,想早点跑去学校。”
李梅舒了口气,把碗洗净出来,接过她手里的篮子道:“也是奇怪了,你家就种了不到两米长的豆角,咋三天两头就见你在摘,吃都吃不完。反观我们家里,种了近两分地的豆角,还不够我们一家人吃。”
“你们家里人多,吃得多,我家就两个人,能吃多少。”穆秀冬捂嘴轻笑,“再说了,我不觉得我们路上会被淋雨,我可是菩萨保佑的人,菩萨可舍不得让我淋雨。”
“是,你是菩萨钦点的金童玉女,啥好事儿你都能遇上。”李梅把豆角放在灶房的柜子里,回头打趣她:“照你这么个说法,你还戴斗笠穿蓑衣干啥,直接去学校不就好。”
“老天都有无眼的时候,菩萨不一定一直保佑我,我得以防万一。”穆秀冬一本正经道。
“噗呲——你真会说笑。”李梅无奈地摇摇头,钻去放杂物的茅草房里找了两套蓑衣、斗笠出来,朝土墙有些裂口的北屋喊:“三哥,你在搞啥,时候不早了,我们得快点走了。”
“来了。”李学民应了一声,从堂屋里走了出来。
他换了一件没有多少补丁,看起来像是自家织造的藏青色粗布衣裤出来,脚上穿着一双崭新得同色布鞋,虽然才十五岁,个子却已经有一米七左右,黝黑的脸上又带着灿烂的笑容,露出两个浅浅的小酒窝,穿上这身衣裳后倒有种帅气阳光的感觉,让人无端生出几分好感。
穆秀冬楞了一下,紧接着笑了起来,“学民哥这副打扮还挺精神的,你这是要去上学,还是走亲戚?”
“秀冬妹子见笑了,你真觉得我精神?”李学民意气风发的抬高胸膛:“昨天高老师不是让大家穿得干净点再去学校,说要对上学这件事情感到神圣庄重,不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鞋子上学,我这才换了身干净的衣裳。”
高入胜是红旗小学的校长,高中文化学历,从市里聘请下来的,最是瞧不起那些穿得邋邋遢遢,蓬头垢面的学生。
平日里,高入胜瞧着学生用脏兮兮的手指翻课本,把纸张弄得一片污渍,他心里觉得这是对文化最大的侮辱和不尊重,不过碍于大时代各种形式所逼,他忍了近一年半,这才忍无可忍发出这条命令。
“真精神。”穆秀冬点头:“不仅精神,还有点小帅,学民哥再大点,一定会迷倒村里不少姑娘。”
李学民那黑黝黝的脸蛋瞬间飘起了两朵红晕,直看得李梅目瞪口呆。
她哥平时都舍不得穿那身衣服,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穿出去长个面子,回来就脱了叠放在柜子里。脚上的那双布鞋,她娘昨儿才做好,她哥还说过节的时候穿,结果今天就穿出来了,原来是打着高老师的旗号,在某人面前耍帅......
一时无言,把蓑衣斗笠扔给他,催促上路。
三人简单收拾了一番,眼看天边的乌云越发厚重了,顺着村道往山外的红旗村狂跑。
现在是六月三伏天,天气虽热,可雨水不缺,庄稼作物都涨势喜人,站在山坡往下一看,绿油油的一片,大风刮过,犹如绿色的波浪四处起伏,美得像幅画卷。
穆秀冬三人无心欣赏风景,山道狭窄,又坑坑洼洼,两边长满比人还高的杂草,人行走在其中已然艰难,偏偏天边的乌云越积越多,明明是大白天,已经黑的像下午五点,山风还呼啸不停,吹的人身体都往后仰,这是要下大暴雨的前兆。
穆秀冬再怎么相信自己拥有锦鲤运,能把大部分事情化险为夷,可总有那么几次不会那么幸运。
天黑成这副鬼样,不赶紧往学校跑,淋成落汤鸡都算小事,要是被山风吹下山崖那可就大事了。
好在他们都是乡下孩子,长年在山里行走,体格比城里的孩子康健,脚程很快,平时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他们全力奔跑之下,竟然只用了四十多分钟就到了红旗村后山上的山头。
翻过山头,红旗村庄清晰可见,各式各样的房屋错落修建,隐约能看见村子后面广阔的田野里,男女老少正在收拾农具,零零落落的往家里跑。
三人埋头狂跑,刚下山就下起了磅礴大雨,天地间一片纯白,瓢泼般的大雨砸在斗笠上,瘦弱的穆秀冬险些受不住滑倒在地。
还是李学民眼疾手快扶住她,李梅也抓住她,兄妹俩一左一右架住她,一手勒紧脖子上的斗笠套绳,踩着泥泞湿滑道路往学校跑。
等他们跑到小学门口,学校上课铃铛刚好响。
红旗村紧挨着大兴镇,是一个拥有两百三十户人家的大村子,由于这时候的人们不重视学习文化,红旗村小学修建的很小,就在红旗村委旁边修建了三间土坯房子,分成高年级、低年级、扫盲班三个年级。
还有一个活动用的大操场,操场后边用茅草盖了一个茅坑和食堂,看起来像个大点的民居房,寒酸的不行。
红旗小学是去年新上任的三十岁年轻村长赵建国提议建立的,他是这个时代罕见的初中生,认为学习使人进步,人们有文化,社会才能进步,才能报效国家,为国家添砖砌瓦。
于是他深思熟虑一番,上报县里开小学,申请批准后,特意聘请了两个初中生,还有一个从市里下来的高中生来当老师,他便在红旗村和其他村号召家长们送孩子们来上学。
可这时候的人们思想大多愚昧封建,认为读书写字只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孩子们在家里帮忙看孩子,干点家务活儿实在,鲜少有人把孩子送过来上学。
赵建国带着红旗小学三个老师四处走访劝说,开学到现在一年半了,学校也只有不到五十个学生来上课,学生少的可怜。
生为红旗小学的校长,兼大中小班的数学老师,高长胜特意买了一块金鹿牌44MM的怀表看时间,一到点就拿着一个铜制的把手铃铛,站在学校操场门口叮叮当当的手动摇个不停。
今儿天气不好,除了红旗村本地的三十来个学生提早来到学校外,其他几个,诸如尖头村、上水村、下水村、大溪村的学生要么没来,要么一身泥水的进班级里来。
高长胜让孩子们干干净净上课的梦想,第一天就被老天爷打破的一干二净。
所以看见穆秀冬三人掐点到学校,但由于穿了蓑衣、带着斗笠,除了腿和鞋子打湿,一身还算干净,高长胜脸色稍微缓和,说了句:“先进去,把湿掉的鞋子脱下来,一会儿我给你们烘干。”
往日高长胜都板着一张脸,对学生们各种严厉,今日居然要给大家烘干湿掉的鞋子,穆秀冬三人眼里都闪出一丝惊喜,彼此看一眼,恭敬的喊了一声:“谢谢高老师。”一窝蜂跑进高年级的教室里。
红旗小学成立才一年半,国家又经过长年的战乱,很多小孩都目不识丁,没啥文化,肯把孩子送来读书的,大多都是家里人力、存粮较多,或者真心疼孩子,想让孩子读书以后有大出息的家庭,因此前来读书的孩子们年纪都不小。
比如穆秀冬,她已经十三岁半了,按照现代的年龄,该是读初中的年纪。
可在红旗小学,大半学生都在8-16岁,她的年纪并不算大。
而且从报名的那天起,她就担起了‘天才’学生的称号,读了三个月就直接从扫盲班跳级到了高年级,读书答题都挺厉害,学校三个老师都很喜欢她,对她向来和颜悦色,谁叫她‘聪明’呢。
穆秀冬其实也不想在学业上表现的那么明显,一下跳那么多年级,可一想到她按现代的课程一年一年的学,等她考个高中文凭,至少得要十多年。
她到那时候已经二十好几了,国家又会发生很多大事,她想去城里上班工作,再考个初高中文凭就没那么容易。
于是一咬牙,拿自己有菩萨保佑,脑子被菩萨开过光,从傻子忽然变聪明的万能借口,认真读书学习了几个月,跟校长高长胜一提跳级到高年级的要求,他欣然应允。
倒不是高长胜无底线,而是这年头,乡下孩子读书不易。孩子们首先要过父母那一关,说动父母那套读书没啥用的传统念头,肯花上几块钱让自己读书。
其次教育条件不好,学校简陋,教育设施不全,很多孩子为了读书,跋山涉水的来上学,其中的辛苦,高长胜都看在眼里。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