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能够克服盯住对手的竞争心理,而着眼于就事情本身寻找解决矛盾的思路,这已经上升到现代社会学所标举的行动力与执行力的智慧了。

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军鏖战十余年,之所以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能够有着眼于全局的战略眼光,而不轻易地为对手所惑。在整个晚清与太平天国的作战阶段,可以说只有曾国藩做到了不为对手所惑,坚持稳扎稳打逼迫太平军生存空间的战略决策。所以他从来不会被太平军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计策所迷惑,也不会被暂时的困难所动摇,而其他清军将领则跟在太平军的后面疲于奔命,终究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成了那场时代大争竞中的失败者。

曾国藩在后来的剿捻过程中依然如此。作为曾国藩剿捻的继任者,李鸿章也正是秉承了老师不为对手所惑紧抓全局的战略,才最终获得了剿捻的胜利。这大概也是李鸿章对老师挺经之刚最好的活学活用了。从晚清战争史来看,曾国藩或许不能算是个好的战术大师,但的确是个非常杰出的战略大师,其道理正在于此。

因为不求克人之刚,所以能有克事之刚克己之刚。克事之刚在于克难,克己之刚则在于克惰。

曾国藩说“败人两字,非傲即惰”,老翁肯主动下水,这本身就是对自我惰性的克服。对于主动下水,老翁的儿子不愿意,货郎也不愿意,这正是因为人人图安逸忌艰难的本性使然。

就像早晨起床,赖床大概是很多人的通病,尤其是天气越来越冷的时候,温暖的被窝才是真正的安乐窝,所以那刻最恨的大概就是闹钟了,所以任你再喜欢的音乐,如果把它设置成闹钟铃声,你也会有恨它厌它的那天。曾国藩当年磨练培养李鸿章,正是通过治他喜欢睡懒觉喜欢赖床入手。而曾国藩设定“日课十二条”,明强修身,克服自身的惰性与缺点,也正是从每日早起床开始的。

所以能挺身入局,能不刚愎自用,能克服自身的惰性,就容易找到矛盾的症结,也就容易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开拓崭新的局面,这就是挺经之刚,就是“开宗明义”的第讲里那位老翁的智慧。李鸿章评这种生活的智慧可以“精通造化”“守身用世”,这说明曾国藩要写的这本《挺经》,首先是种临事遇事时“刚”的智慧,其次更是种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刚”的智慧。

有个平凡的男孩,他叫皮特。他是个孤儿,跟着叔叔和婶婶起长大。他貌不惊人,却也向往爱情;他身材矮小,甚至还有些自卑,后来却主持正义,拯救人类。或许皮特这个名字你不熟,但你定知道他的绰号,他叫“蜘蛛侠”!

有只熊猫,名叫阿宝,他原来好吃懒做,庸人个,只是喜欢到处凑凑热闹。遇到机遇他也不知争取,遇到困难总会本能退缩。可它后来终于战胜了自己,挽救了江湖,成为名振天下的“功夫熊猫”!

还有很多这样人所共知的人物,像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学校的同学们,像悟空和他的取经团队的成员们,他们的故事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人生其实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不是他们战胜了别人,战胜了故事中的大反派,而是通过战胜自己超越自我,从而解决现实中的个个难题;然后又通过战胜次次困难,最终成就自我。

我想,这种生命的智慧就叫做“刚”,而这就是曾国藩的家训与《挺经》所追求的种终极智慧。

。。!

第35章淮自湘出

曾国藩家训中有句名言,他在教育儿子与教育弟弟时都曾多次提及,这句名言是:

“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曾国藩全集·家书》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碰到危急的时候,靠人不如靠己,靠别人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才是最终的根本。

但让我疑惑的是,曾国藩向来是个非常讲究团队合作的人,他的幕府集合了天下的英才,号称“神州第幕府”;他不仅善于团结朋友,甚至还善于团结政敌;他当初在翰林院进行修身训练的时候,靠的是倭仁与唐鉴的指点;后来十年七迁的官运亨通,靠的是穆彰阿这样的后台;后来长沙办团练,靠的是湖南巡抚张亮基的支持;后来长沙受辱败走衡阳练湘军,靠的是罗泽南的大力拥护;后来他率湘军杀出湖南长年作战,大后方靠的是胡林翼的从容调度;后来他被困祁门险些丧命,靠的是鲍超的拼死救护;就算他后来开启洋务运动施行最早的中国留学生计划,也靠的是容闳徐寿华衡芳李善兰这些教育家科学家的大力支持。

若没有他靠的这些人,早就没有什么代大儒晚清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了。既然如此,这么喜欢“靠人”又这么善于“靠人”的曾国藩怎么会说出“靠人不如靠己”的话来呢?

要解开这个谜题,最好的办法是来看下这位主张“靠人不如靠己”的曾国藩,他是如何“靠自己”的。当然,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下,他作为位家庭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名师,是如何教导别人来“靠自己”的。

公元1861年,曾国藩攻下安庆,抢得进攻南京的桥头堡,同年,他又被封为两江总督兼兵部尚书,并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主管东南四省的军政要务,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可谓是时来运转,风头正健。可就是在这个时候,李秀成率二十万大军挥兵江浙,连下苏州杭州,兵锋直指江南财赋重镇上海。上海的商户都害怕了,筹集了十八万两白银,派代表到安徽安庆的两江总督府,来求曾国藩,求他派兵保护上海。

曾国藩正要把势力延伸到江浙带,他非常看重上海在他战略全局中的经济地位,所以他下定决心要派支精锐力量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到上海滩来抢地盘。他开始想到的是让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带湘军精锐去帮着守上海,可出乎曾国藩的意料,曾老九不愿去。曾国荃率部孤军深入,直打到南京城下,他门心思要抢攻下太平天国都城的首功,所以不管上海有多富,有多重要,他也铁了心不动摇。说实话,曾国藩打心底倒也还是支持弟弟去抢这个头功的,所以后来他也没坚持,就另寻思路,另选人手去了。

按道理,像上海这样个肥得流油的肥差,很多人都眼巴巴地望着,肯定即要是能征惯战的名将,又要是曾国藩的嫡系亲信,才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曾国藩把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竟然给了个文员,个学生,个还曾经有过多次背叛师门之嫌的学生!

这个学生,这个文员,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

当然,曾国藩曾老师把这个好机会给李鸿章李同学也不是没道理的。虽然李鸿章比较精明,野心也很大,甚至还有几次背叛师门之嫌,虽然李鸿章只是安徽人,并非湘军所看重的湖南人,但他跟曾国藩曾老师还有层不为人知的特殊关系。

除了讲信仰之外,曾国藩治军讲究“三谊”,即亲谊乡谊与年谊,这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官场都非常看重的东西。亲谊,就是用人不避亲,所以曾国藩的几个弟弟都是湘军名将。乡谊,就是同乡关系,所以曾国藩籍乡谊才把团练办成了湘军。年谊,就是同学关系,这点就是曾国藩与李鸿章关系特殊的地方了。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与曾国藩是同年的进士,在古代这叫“同年之好”,就是层特殊的同学关系。李文安因为与曾国藩有这层特殊的关系,所以才让李鸿章投到曾国藩门下当学生,所以曾国藩曾亲切地称李鸿章是“年家子”,就是指的二人间这种特殊的因年谊而产生的关系。

当然,除了人事的“三谊”关系,曾国藩看中李鸿章,还因为他直把李鸿章当成政治上的接班人来培养。但因为李鸿章年轻浮躁,曾国藩虽然把他收入自己的幕府,但也很少委以重任,甚至还直有所压制。其实,这也正是这位曾老师磨练人培养人的种手段。

现在,曾国藩思来想去,把这样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兴奋得觉也睡不着,在经得曾国藩同意之后,连夜赶回合肥老家,招募了支破破烂烂的淮军队伍。

为什么说是破破烂烂的淮军呢?

因为李鸿章要接上海这个肥差,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队伍,这是他去守上海的个先决条件。可他此前在曾国藩的幕府里直是个文员,怎么可能有自己的队伍呢?而别的将领带的都是湘军,自然也不肯把自己原来的兵交给李鸿章带。李鸿章很聪明,他也不愿带别人的队伍,他要带自己的队伍,再加上事发突然,局势紧急,所以他向曾国藩说自己可以回老家拉出去队伍来。

曾国藩也没拦着他,放他回乡,看他能拉出怎样的队伍来。

李鸿章还真没说大话,他原来在安徽办过团练,虽然几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对安徽地界上的那帮地头蛇还是很熟悉的。结果,他凭着三寸不烂舌,说服了原来是团练后来已经成土匪的“西乡三杰”—刘铭传张树声和周盛波。因为这些人实际上已经是占山为王的土匪了,李鸿章把他们临时拼凑在起,不论军容军姿还是武器装备,基本无从谈起,所以虽然美其名曰也算是淮军了,但其本质就是支破破烂烂的淮军。

据说李鸿章带着这支总数不过两千多人的破破烂烂的淮军回到曾国藩面前交差,曾国藩见这些叫化子兵都气乐了。曾国藩毕竟是曾国藩,他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也不是说说而已。为了支援李鸿章这支新建的淮军,他抽调了湘军总共十个营的兵力补充进淮军。所以,淮军最初组建的时候总共有十四个营,总人数八千多人,其中十个营近六千人都是曾国藩抽调湘军赞助他的。所以历史学家常说“淮自湘出”或者“脱湘入淮”,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小说

第36章深沉

曾国藩为了帮助李鸿章,还把自己最亲信的两个亲兵营也送给了他,说是“赠嫁之资”。也就是说,他帮李鸿章建立淮军,就像父亲嫁女儿要赔上嫁妆样,可见他对这个学生的爱护之心。

李鸿章现在有了初具规模的淮军,不禁信心大增,出发前向曾老师保证,立志到了上海滩要大展拳脚,不辜负曾老师的栽培与期望。

曾国藩听这话不禁眉头紧锁,出发前特意把李鸿章找来深谈。

曾国藩问李鸿章到上海后打算怎样大展拳脚?

李鸿章回答说:“我要秉承老师您的治国主张,方面清吏治办洋务,另方面择机与李秀成开战,要战功成,在上海滩建立起声名与威望。”

曾国藩听,给了四个字的评价—大错特错!

然后,又给了两个字的建议,这两个关键字是—深沉。

曾国藩为什么要给李鸿章“深沉”两字呢?

这首先是针对李鸿章的性格特点出发的。李鸿章年轻气盛,人极聪明,但却浮躁,才气纵横,但却孤傲,甚至有时候还比较任性,所以才会有曾经背弃师门的事发生。但你要以为曾国藩的“深沉”两字只是对李鸿章浮躁性格的提醒,那也大错特错了。

曾国藩后来在与李鸿章的书信中解释过这个“深沉”之道,针对带兵打仗,他很明确地说:“鄙意用兵之道,最贵自立,不贵求人。”《曾国藩全集·书札》这话是说,打仗这回事,最重要的是靠自己,千万别养成靠别人求别人帮忙的习惯。这就和我们开始提到的那句“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的意思完全致了。

但还是有人会问,靠自己就是深沉了吗?为什么不能靠别人,难道面对危险与压力的时候就不能变通下吗?

对此,曾国藩引用了《论语》中的句名言诠释说,深沉就是“君子不重则不威”。

关于《论语》中的这句名言,历来也有争论,主要在于这个“重”到底指的是什么?有的人说是君子要自重,有的说是要庄重,有的说是要有自尊心,还有的说是要厚重。个人感觉这些说法都没错,但又都只停留在表层,没有点到根本上。

这句“君子不重则不威”的后面还有半句话,叫“学则不固”。这句“学则不固”,有人认为与前句无关,是说君子如果喜欢学习的话就不会固陋,就不会浅薄了。但更多的人认为这句和上句是紧密关系的,是说君子不重的话,就没有威严,甚至所学就不巩固,就不牢固。个人主张这两句是有紧密联系的,是从句式与语气上看,“不重则不威”与“学则不固”应该是个很明显的递进关系。另外,要是没关系的话,孔子这话就应该先说学习的事儿,再说重不重与威不威的事儿。

既然有关联,我们又要问了,为什么不自重不庄重不厚重的话,连学习的效果都会变得不牢固不坚固呢?这其中的逻辑关系显得很模糊,这也就说明这个“重”绝不是“自重庄重厚重”这么简单,或者并不是简单的给“重”组个词,就能诠释其内涵的。

因为曾国藩在书信里引用了这句话,所以他同样也有自己的解释,他的解释是:“集思广益本非易事,要当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外广延纳而万流赴壑,乃为尽善。”《曾国藩全集·书札》

我个人认为,曾国藩的这句话是对“君子不重,学则不固”的最好解释。他是说个人要集思广益要广泛学习这本身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关键的根本是要能做到“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这样来,就算你再怎么广泛涉猎广收博种,你都能做到万流奔壑百川归海,这样就能做出大学问与真学问来了。

这个“辔”是马缰绳的意思,六辔是同时驾四匹马的车。同时驾驭四匹马这就像你要同时学习很多知识同时面对很多情况样,怎么才能做到成功的控制与驾驭呢?只有个办法,曾国藩提出来的办法就是这四个字—“内持

定见”。

好了,从告诉李鸿章要“深沉”,到引用“君子不重则不威”,再到“内持定见”,我们现在明白了,曾国藩所说的“深沉”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重”,而这个“重”的本质,就是“内持定见”。

..。

第37章定见

那么这个“内持定见”,也就是“心中自有定见”的内涵又是什么呢?我总结曾氏家训,感觉曾国藩的“定见”论主要有以下三个内涵。

首先,遇事当有主见,不可人云亦云;遇事当有定见,不可被事态简单左右。

遇事有主见,不人云亦云,这几乎是任何个建功立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事实上,做到这点也不算难。但不被人言所左右易,不被事态所左右就难得多了。

中国文化自易学而来,易学非常讲究“势”,趋势的势,局势的势。从李鸿章讲述的《挺经》开宗明义的第讲“老翁的智慧”里我们可以知道,挺经之刚首先是种“入局之刚”,因此吴永称之为是种“挺身入局”的智慧。入了局之后,要观势控势,要掌握趋势。但若被事态所左右,也就不可能去掌控趋势与局势了。

比如李鸿章到了上海之后,当时的事态是什么?是李秀成20万大军已经重压上海。当此兵临城下之际,上海商户之所以愿意立刻掏出18万两白银,每个月还供应60万两白银的军饷,是要李鸿章的淮军去救上海的。救上海该怎么做?当然是要打仗,不打仗又怎么救上海呢?况且李鸿章屈居下僚好多年,现在总算自立门户,年轻人崭露头角,自然意气风发,自然雄心勃勃,所以就事态而言,就李鸿章自己的心情而言,到上海,该出手时就出手,先打仗来个扬威立万再说。

幸好,李鸿章的老师是曾国藩。曾国藩不仅在李鸿章临行前面授机宜,在李鸿章率淮军出发后还是每日信,千叮万嘱,明确告诉他:即使事态再紧急,你也定要定得住。

甚至,当朝廷的催战圣旨道紧似道的时候,身为两江总督主管东南四省军政要务之钦差大臣的曾国藩,边把朝廷圣旨传递到上海的李鸿章处,边附信给李鸿章,告诉他虽然公文里我遵照朝廷圣意让你出兵,但那只是官样文章,你可以不管,你要做的事只有件,那就是—定要忍住,定要先立定脚跟!

为了让李鸿章树立立定脚跟的定见,曾老师不惜现身说法,例举当年自己初办团练的得失。以为当初长沙之辱,就是因为见太平军势大,事态紧急,以至越俎代?br/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