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巨额交易每年税后盈余至少有五百万美元

2持续稳定收益我们对有远景或具转机的公司没兴趣

3高股东报酬率并甚少举债

4具备管理阶层我们无法提供

5简单的企业若牵涉太多高科技,我们弄不懂

6合理的价格在价格不确定前,我们不希望浪费自己与对方太多时间

我们承诺完全保密并尽快答复是否感兴趣,通常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他这样做,不过是要个有明确发展趋势的好公司。

所以巴菲特说过句名言:“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用。而走在正确的路上,大可不必着急。”

因为有价值,有趋势,就有信心。

.$

第15章勤王

曾国藩在教育子弟时曾感慨说:“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曾国藩全集·家书》他还写过个名联,叫“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生哪有空闲的光阴”。意思是说,要想真正干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你必须要做好艰苦卓绝的准备,天下事没有容易的事,特别容易的事往往不是“可久可大”之事,也就不是特别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大丈夫在世,就像许三多说的,当然“要做有意义的事”,而这样的事做起来又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各种各样的麻烦,面对种种阻力麻烦,甚至是责难刁难,你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说到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到的人生经验与智慧了,他曾经教育后辈说:“大凡办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处,处不通,则处处皆窒矣。”《曾国藩全集·家书》又说:“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曾国藩全集·家书》这两句话是说,做事要讲究技巧,临事要讲究智慧,不要轻易地放弃拒绝,也不要简单地由着性子来,做事情是有连贯性整体性的,个地方不通,则处处不通。但如果真要遇到“不通”的地方,你该怎么办呢?

曾国藩提出了个办法,四个字——逆来顺受。

逆来顺受是个成语,如今在白话文语境里已经有些贬义的意思。我们如果说个人“逆来顺受”,那往往是说他个性中有懦弱的面,所以不算是什么好词。但曾国藩用这个词,它在古文的语境里倒完全没有贬义的意思,它就是种处世技巧的客观表述。那么这个“逆来顺受”在曾国藩的家训智慧里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件曾国藩的亲身经历,大概更能说明曾氏“逆来顺受法”的内涵。

公元1856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来,时战时停,直折腾了四年。到了1860年8月,英法扩大战争,直打到了京津地区,向来自以为彪悍号称“铁帽子王”的僧格林沁也打不过英法联军,另位八旗兵的统领胜保则败得更惨,结果北京危在旦夕,咸丰皇帝万般无奈,眼见情势危急,只好带着三宫六院和满朝文武离开紫禁城,惶惶如丧家犬般逃往热河的避暑山庄。

英法联军都打到京城了,按照旧时的规矩,驻守各地的部队都应该赶去京城救驾,这在古代叫做“勤王”。但问题是当时天下已无多少可战之师,也就是政府的正规军虽然编制不少,但大多战斗力不行。所以咸丰在万般无奈的危急局面下,第个想到了就是并不属于政府正规军的湘军。

当时曾国藩正在安徽战场,他把他的湘军大本营安在安徽祁门,湘军主力在围攻安庆,祁门空虚。而太平天国名将陈玉成率十万大军西征,顺道来攻曾国藩的祁门大营,李元度又失守了徽州,祁门屏障全失,眼看曾国藩就要成陈玉成的瓮中之鳖。就在这时,曾国藩收到了咸丰让湘军北征勤王的圣旨。

曾国藩看这个圣旨就犯愁了,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让湘军北上勤王的圣旨有些古怪。

古怪在哪儿呢?

古怪就古怪在这份上谕并不是要曾国藩带湘军勤王,而是点名点将,指定只要曾国藩手下悍将鲍超率他手下五千“霆军”北上勤王。

鲍超,字春霆,所以他所带的部队原来叫“霆字营”。后来,由于他能征惯战,打仗特别勇猛,鲍超嘛,听这名就跟马超有拼,所以尤其被曾国藩所看重,后来成为曾国藩的心腹大将,他所带的部队就改叫“霆军”了。

曾国藩在祁门被围,这时候他的弟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在围攻安庆,正是功败垂成之际,所以根本没法动,来救援曾国藩的主力正是鲍超的五千霆军。现在曾国藩正要靠霆军来救命的时候,咸丰皇帝却要调霆军去勤王,这不是在曾国藩的釜底来抽薪吗?

而且,让曾国藩奇怪的是,按说皇帝下旨要调各地人马勤王,也应该调曾国藩率湘军北上啊,怎么会直接点名要鲍超的霆军去呢?这不太合常理吧。

所以曾国藩赶快派人打听,动用了他的情报机构获得了重要的内部消息。原来,咸丰之所以在逃命途中点名要鲍超带所部霆军北上,完全是出于个人的主意。这个人就是跟着僧格林沁在英法战争中连吃败仗的满族镶白旗统领胜保。

说起这个胜保来,曾国藩恨得牙都痒。为什么呢?因为胜保直在跟他曾国藩作对。

胜保原来曾经跟太平天国李开芳的北伐军作战过,因为太平天国战略上决策的失误,北伐军只以少量的人马孤军深入,所以虽历经英勇奋战,最后还是失败了。而胜保作为八旗兵的统领因为参与作战而受到了提拔。胜保是满族镶白旗人,出身又好,仕途发达,就得意忘形了,结果连吃败仗,后来又得罪了皇帝,被发配新疆。所谓吃堑长智,胜保学了乖,回来后死拍皇上马屁,居然又重新被重用,被派到安徽与太平军作战。可胜保手上没兵,他就瞄准了曾国藩的湘军,要么挖曾国藩的墙脚,要么就是招募当地的叛军或团练跟湘军抢地盘。但这个胜保打仗实在不行,每仗必败,再加上人品又坏,所以当时人因为他名叫胜保,就给他起了个外号,都叫他“败保”。胜保铆足了劲儿跟曾国藩叫板,刚好英法联军打进北京,他就向皇帝建议,第个就叫曾国藩派手下的悍将鲍超来京。

曾国藩也是老江湖,知道底细之后,立刻就明白了胜保的险恶用心。胜保知道鲍超的霆军是曾国藩湘军中的劲旅,现在借勤王的圣旨把鲍超的霆军调走,实在是石二鸟。

来,曾国藩正在战事吃紧之际,霆军是他手中救命的王牌,旦调走,祁门大营危急,搞不好他胜保的死对头曾国藩就要因此而彻底完蛋。这是釜底抽薪。

二来,鲍超率霆军到了北京,就算脱离曾国藩的领导与指挥,就要归他胜保领导与指挥。说起来,这队精兵强将虽然算是临时借用的,但我可以借用不还啊,反正人马在我这儿,你曾国藩拿我也没办法。这叫鸠占鹊巢。

最让曾国藩没料到的是,鲍超本人是个愣头青,虽然打仗很勇猛,但政治上根本没什么眼光。他听说皇帝下圣旨单点了他的名,让他率霆军北上勤王,虚荣心下极度膨胀。再看,湘军里那么多能征善战的惯将,像什么曾国荃李续宾李续宜彭玉麟这些名将都没点,皇帝就单点了他个,鲍超这个兴奋就更别提了,也不管祁门大营危在旦夕,恨不得立刻肋生双翅飞到北京城去。曾国藩没办法跟他明说这其中的关键,费了半天劲儿才先把浮躁的鲍超给安抚了下来,让他随时待命。

但曾国藩也发愁,只拖着也不是办法,毕竟圣旨摆在那儿,这事儿你总不能违抗圣旨吧!说起来你曾国藩代名臣,又向来以儒学理学自命,儒家最讲究什么?最讲究忠孝节义,现在君父有难,还不要你亲自出马,只让你手下出马,你能拒绝吗?不要说是拒绝了,就是稍微犹豫迟疑下,也要落个不忠不孝的千古骂名!

可曾国藩又坚决不想派鲍超去,因为这明显是个套。总不能自己看出这明明是个套,还要伸长了脖子往里钻吧?

所以曾国藩十分为难,他想抗命又不敢,他想拒绝又不能,因此把胜保恨得要命,但也拿他没办法。曾国藩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写了封急信,让人八百里快递送往湖北,请湘军另大核心领导人胡林翼帮忙拿个主意。

事实上,曾国藩本身是想拒绝这次勤王之命的,但他不能担这个恶名,所以他请教胡林翼,也是想大家共担这个责任。曾国藩的意思胡林翼完全明白,而其中的内幕和利害关系胡林翼也完全清楚,所以按道理胡林翼肯定会支持曾国藩的想法,怎么着也不能把自己辛苦培养的队伍拱手交给别人吧!

可出乎曾国藩的意料,胡林翼回信却提醒自己的这位老领导老朋友,说:“疆吏争援,廷臣羽檄,均可不校。士女怨望,发为歌谣,稗史游谈,诬为方册,吾为此惧。”胡林翼《胡文忠公遗集》那意思是说,胜保的确是个王八蛋,这小子没安好心,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就算是套,就算是陷阱,我们也得跳,要不然从百姓的口中到史官的史笔之下,我们可都是历史的罪人啊!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文人士大夫最在乎名声,这种遗臭万年的事可不能做!

连胡林翼都这么说,连跟曾国藩最贴心的胡林翼都是这种态度,曾国藩也没辙儿了。这时候甚至他那个贯飞扬跋扈的弟弟曾国荃也写信来劝他这事定要谨慎。

到了这个份儿上,曾国藩还是不给鲍超下命令,还是不发兵卒。事实上,曾国藩有时候做事是很决绝的,而且他发起牛脾气来远比曾国荃之流还要拧,还要犟。胡林翼说的这个道理他不是不明白,但抛却所有的政治上的利弊得失不说,他自己如今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而鲍超的霆军又是他救命的关键,他怎么可能让鲍超带霆军走呢?

只有条路了,不能明着拒绝,只能装傻充愣地拖着,但这样也跟明着拒绝根本就没啥区别。

//。

第16章四两拨千斤

要说曾国藩能历经种种磨难,最终成就番事业,确实也有他过人之处。他曾经在家书里对自己的孩子坦承,说自己并不聪明,其实是天资比较愚钝的人,但唯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作为湘军的主帅,作为个团队的最高领导,能虚怀若谷,能不耻下问,能集思广益。曾国藩自己虽然几乎打定了主意,可他最后还做了件事,就勤王事广泛征求幕府中幕僚的意见。

曾幕的幕僚大多是曾国藩的朋友晚辈和学生,曾国藩征求意见,大家纷纷就此事献计献策,还就是个幕僚的条计策四两拨千斤,下为曾国藩拨云见日,完美化解了整个危局。

当然,大多数幕僚的意思都是让曾国藩恪守个忠臣的职责,还有更多的人根本就看不出其中的窍要,不过是跟着瞎嚷嚷。在所有人表示过意见之后,还有个人没开口,曾国藩看这个人没开口,就很聪明地宣布退堂了。因为他知道这个人定有话要说,但他的话定只能私下里跟自己说。果然,曾国藩蹙着眉头等在屋里,不会儿就等到了这个人的敲门声。

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曾国藩最为看重的及门弟子,他的得意门生,也是他刻意培养的政治接班人——李鸿章。

李鸿章当时在曾国藩的幕府里只相当于个文字秘书,可李鸿章聪明绝顶,曾国藩很多大事都要找他拿主意。

李鸿章进得门来,淡淡笑,直奔主题,说老师您完全不必为此事忧心,学生有计,定可让老师既不违心,又不为难!

曾国藩听,面不改色,只觉得年轻人喜欢放空言,说大话,现在这么为难的件事,怎么可能既不违心又不为难呢?所以他也直奔主题,直接问李鸿章,这个勤王,去还是不去?

哪知道聪明的李鸿章回答得十分出人意外,他笑笑说,老师明鉴,其实这个所谓的勤王根本就是句空话。

然后李鸿章侃侃而谈,说为什么要勤王呢?是因为皇上有危险。那么皇上到底有没有危险呢?其实点危险也没。现在看上去局势很危急,英法联军都打到北京城了,但英法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占土地,也不是占领北京城,而是利益!要不然,他们既然已经打到北京了,不过几天就可以打到热河,如果他们是为了杀皇帝占江山,那咸丰早就完蛋了,再赶着去勤王也救不了咸丰的命。再从两次鸦片战争与英法打交道的情况来看,他们不过就是要银子要东西要经商的利益,所以这次就算打到北京也定是这样,所以过不了多久,只要他们满足了,他们自然就会退兵。再加上咸丰离开北京逃命之前,特意留下了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訢跟英法谈判,奕訢什么人?外号“鬼子六”,最擅长跟洋人打交道,所以啊,他最后定能跟洋人和谈,说不定这会儿和谈都快成了。

李鸿章这么说,曾国藩倒是觉得眼前豁然亮,这倒的确是他开始没想到的大局之处。于是他问,既然这样,就没必要勤王了?

李鸿章立刻回答说,哪能不勤王呢?那是圣旨,又是全天下的人都睁眼看着的事儿,就算那是胜保的诡计,那也不能不去,要不然老师您不成道德罪人了?

曾国藩不吭声了,既然勤王没意义,去了还吃亏,可又不能不去,这个难题不还是没解决吗?他知道李鸿章肯定有主意,但他老谋深算,也不吭声。

李鸿章看老师不说话,自己也不说话,拿起笔来在书案的纸上写了八个大字——

“按兵请旨,且勿稍动。”

曾国藩看这八个大字,心中立刻豁然开朗,皱紧的眉头也下子舒展了开来。原来李鸿章的意思是,既然奕訢在北京跟洋人谈,这个局面就会拖下去,这时候曾国藩应该立刻给皇帝回奏,说勤王事大,派个鲍超恐怕不足应命。湘军应该在两个统领曾国藩和胡林翼之间出个人,亲自带兵北上勤王。湘军的两个核心领导,个坚持在江南作战,个亲自带兵北上勤王,这才是这种危急局面下湘军所应担负的责任。当然,到底是由曾国藩带兵勤王还是由胡林翼带兵勤王,这个还要由皇上您来定。李鸿章说,这是封请求的回奏,再等圣旨回复,这来回路上传递的时间,就足够奕訢跟英法联军议定和谈了。等和谈定,勤王就没有必要了,这样,湘军也体现了忠心,皇上也不会怪罪,天下人也不会议论,最重要的是胜保的诡计也不会得逞,诸般难处,岂非化解之!

曾国藩虽然是老师,但也打心底里佩服李鸿章,所以后来李鸿章虽然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他还是心意扶持李鸿章,甚至扶上马还要送程,直让李鸿章的地位超越了自己,开辟了晚清的李鸿章时代。

现在曾国藩完全按李鸿章说的办,也不再拒绝勤王之命,而且为了表足忠心,边八百里加急公文请旨,边动员了万人马,整军备战,摆足了准备随时北上的姿态。

果然不出李鸿章所料,那边圣旨还没回复,这边奕訢已经跟洋人议和了,英法在火烧圆明园之后,在大肆劫掠番之后,也退出了北京城。随即曾国藩就接到了撤销勤王北征的命令。

所以,这事之后,曾国藩曾在日记里发过这样段感慨,他说:“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其庶几乎!”《曾国藩全集·日记》意思是说自古到今,人人都会碰到麻烦为难甚至别人有意的刁难与陷害,碰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不要畏惧,应该把它当磨砺个人品性的个好机会。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里面暗含着曾国藩“逆来顺受”的人生感悟,通俗点说,就是临事遇难,多动脑多化解,少退缩少拒绝。

.

第17章拒绝与化解

曾国藩为什么会特别强调遇事要多化解少拒绝的智慧呢?

当然,这与他从勤王这件事里受到的启发有关,但曾国藩的认识并不只局限于这件事的经验与教训。曾国藩有关多化解少拒绝的家训智慧主要有三点特别重要的内涵。

第,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简单拒绝对个开放的系统往往具有破坏性。

前文说到,曾国藩说:“大凡办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处,处不通,则处处皆窒矣”。《曾国藩全集·家书》从这话可以明显看出来,曾国藩对处理事务是有着明确的整体性观念的,当然,他当时肯定还没有系统论的观念,但他把事内分出“曲折交互之处”,也就是关联关系乃至变化之处,还肯定地判断说“处不通,则处处皆窒”,就是说个整体事件内的相互关联是至关重要的,是相互之间有着决定性影响的,这就已经是很明确的系统论的看法了。因为系统论的根本内涵就是把些要素看成是个具有功能性的有机整体,这点与曾国藩看事情的观点是非常致的。

这个“处不通,则处处皆窒”的地方,在曾国藩看来,往往就是因矛盾因拒绝因不能“逆来顺受”而产生的对整个系统的破坏。所以,对个具有开放性功能也就是发展功能的系统来说,要想保持它的发展性功能,就要尽量少出现这种因为简单拒绝而产生的“不通”。这个原理,大到国家,小到个体,无不尽然。

比如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就是种典型的拒绝。拒绝与其他文明形态的沟通与交流,就这种姿态,已经到了曾国藩所说的“处不通,则处处皆窒”的危险境地。可惜当时的执政者夜郎自大,即使被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打进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