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第二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眼下的话题,虽然是由刚刚结束的晚宴扯起,谈论的是副省长秘书该不该帮领导代酒的事,可到最后还是慢慢渗透到自己跟前。就像一汪正在蔓延的水,撵着你的脚步追,避不开躲不及。

跟随廖市长两个多月来,他们之间也有很多聊天的机会,有时是在车子上,有时是在办公室,包括在阳江廖市长家里,话题也很广泛,气氛大多比较随意。像今天这样聊及怎样做秘书、领导与秘书关系之类,却是第一次。而且,廖市长这通评述,很显然并非完全随兴而发,而是早就酝酿在胸,绝对是预有准备。

黄一平忖度,廖市长关于唇齿论的一番点评,自然是冲着自己与冯开岭的那段往事,既有对冯的针砭,也有对自己的提醒。然而,关于江大伟服务论的评述,是否另有所指呢难道这两个多月来,廖市长已经看出了自己内心的小九九,对自己的某些做法心生了不满

窗外,满天繁星闪烁,柔柔的风迎面吹拂。他不禁静下心来,检视起自己跟随廖市长以来的所作所为。

事实上,重新回到市府之后,一方面,他对廖市长充满了感激之情,决心以加倍的忠诚、努力加以报答,另一方面,自己制定的那个三不的原则,又时时警醒甚至制约着他,务必牢记教训,勿因一时冲动而重蹈覆辙。因此,在如何做好廖志国秘书这个问题上,他也颇费了些心思,甚至不得不动了点心计。

黄一平自忖,按照自己的能力、特长、个性,应该是那种幕僚、谋士型秘书,侧重于在工作上给领导以更多帮助。过去十年里,尤其是跟随冯开岭五年中,他实际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撰写文章、协调关系还是参与权力谋划,都尽力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与力量。可是,最后的不堪结局却宣告了他的失败,无异于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于是,他只得极力调整、改变自己,把努力的方向、服务的重心从工作转向生活,甚至不惜拾起向来被自己唾弃的马屁术,目的只为避开矛盾,免陷漩涡。就过去十多年秘书生涯而言,虽然这不是他的所长,可在这两个多月的实践中却也算得心应手。

譬如,黄一平非常注意对廖志国个人习性的观察,把握其性格特征与情绪变化的规律,尽量做到见机行事、见风使舵,给领导创造一个良好的情绪氛围。他在廖市长身边没几天,就非常熟悉了廖市长的一系列肢体语言。廖志国说话时,动作基本集中在右手:劈掌,表示下定某种决心;握拳,代表内心里激动或愤怒;食指竖起频频晃动,是谓坚决反对的态度。还有,廖志国基本烟不离手,从他右手夹烟的姿势,也能解读出他丰富的内心:思考问题迟疑不决时,香烟夹于靠近食指与中指的指尖处,烟灰积得很长却不弹掉;心情大好时,香烟夹于两指中间,一口接一口吸着,咝咝之声大得有些夸张;生气时,烟蒂会留得很长,且频频以拇、食、中三指狠狠揿灭于烟缸中;大怒,则会将刚刚点燃的香烟,在手指间捻成粉末。根据这些信息,黄一平在安排会见、视察、会议、宴席时,就会及时提醒有关方面,注意廖市长的情绪变化,该强化的强化,当回避的回避。为此,廖志国经常夸奖他:嗯,毕竟是资深秘书,就是有眼色

再比如,廖市长人到中年,因为长期居于领导岗位,工作繁忙,难免落下很多身体方面的毛病。黄一平按照苏婧婧的指点,想方设法为他提供保健、减缓病痛。廖志国腰、颈椎都不好,坐、走、站久了就会酸痛难忍,黄一平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从汽车到办公室、宿舍的座椅都存在问题要么颈部没着落,要么腰部腾了空。于是,他根据那些椅子的特征以及廖市长的身高、体型,特别制作了几只抱枕,有的垫在后腰上,有的附在肩颈部,再坐上去整个后背就服服帖帖没了空隙。

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廖市长办公椅上的那只抱枕,堪称黄一平秘书生涯中的一个杰作。记得黄一平回归市府头一天,先后三次应召到廖市长办公室听命,发现那只高大气派的真皮座椅上,居然垫了厚厚一叠书,崭新的黑皮已被磨出了白色。据此,黄一平不由想起小学课本上那篇经典课文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书记,因为抵御肝病折磨,将藤制座椅后边磨出一个大洞哩。凭借多年秘书生涯的历练,加上自己长期案前静坐的体会,黄一平自然猜到廖市长腰疾的严重程度。于是,他当晚回家便取下书房椅子上的抱枕,摸摸里面的弹簧、海绵依然结实,赶紧找到楼下缝纫店,请店主选用最好的面料,重新包装缝制如新。第二天,黄一平再到廖市长办公室送文件,恰好廖志国正在和那把座椅较劲,好像椅子上有一百个钉子似的。黄一平见状,马上撤掉那些硬邦邦的书,将柔软的抱枕往椅子上一放,无论色彩还是大小,都非常合适。待廖市长往椅子上一坐,再那么一靠,我的天哪完全是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个唔当时,廖志国的眼睛里甚至有点湿润。

与此同时,黄一平还委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仲院长,悄悄帮助找了一个名中医,教他人体穴位和按摩方面的知识。经过大约十天左右的抽空练习,他的按摩水平已经达到准专业标准。之后,他便成了廖市长的专业按摩师。每天,只要廖市长在办公室坐久了,黄一平就过来帮他按摩,由头、肩、臂到腰、腿一通揉捏下来,往往会让廖市长倦意顿消、满面春风。有时,廖市长接待些并不重要的来访者,或者是会议、宴席、视察活动的间隙,黄一平也会插空上来帮他捏几下。

还譬如,黄一平过去当秘书时,不怎么过问领导的日常生活。北京下来挂职的魏副市长本来就有些大大咧咧,冯市长也有些不拘小节,少有需要他这个秘书操心的生活琐事。可是现在不同了,廖市长是个生活上颇为讲究之人,出面、出场、出镜的机会多,且是孤身一人在阳城,又有苏婧婧无数次悉心关照与拜托,他这个秘书就得格外当心了。也是从江大伟的马屁术中受到启示,黄一平跟随廖志国后,特意将自己的公文包由过去的小巧玲珑型,换成了具有好多夹层的特大号,里面除了必备的手提电脑、纸、笔、本子以外,还备了手机充电器、剃须刀、护手霜、护发素、电吹风、鞋刷鞋油,甚至连袜子、针线、纽扣都放了进去。到后来,发现廖志国也是个有故事的领导,黄一平还专门到计生办要了些特殊物品,放在公文包最隐秘的一个夹层。有了这个百宝箱,黄一平跟随廖志国出门就坦然多了。

别看廖志国平常西装革履,可黄一平在车子后备箱里还是预备了好多套衣服、鞋子,其中有多种颜色的西服、夹克衫、运动休闲装,还有军用胶鞋、雨衣、水壶、挎包,甚至连那种上世纪流行的长筒橡胶雨靴也准备了。千万不要小看这些配置,果然就是有备无患、万无一失,关键时刻还真派上用场帮了大忙。上月初,省委龚书记下来沿江三市视察,原本说好只顺道看看城建,主要是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这边市委办根据惯例下了通知,包括洪大光在内的阳城官员全部西装领带,在高速道口列队迎接。结果,等到龚书记一下车,这才发现省领导全部是夹克衫、运动鞋,原来是行程有变,座谈会前先要视察企业和农村。这下可好,洪大光们的正装与省委领导的便装反差强烈,显得非常刺眼。可千万别小看这种着装差异,知情者明白是阳城市委办与省委办没有及时衔接上,属于误会,不知情者可能就认为阳城官员与省委领导步调不一、离心离德,说小了是工作疏忽,说大了就是政治性失误。幸亏黄一平平时准备充分,廖志国与龚书记握手后回到车里,马上换了夹克,又让黄一平也给洪大光拿去一件,这才解除了尴尬。

应该说,黄一平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廖志国的生活习性摸得如此之熟,且服务上也做到无微不至,已经相当可贵了。

可是,刚才廖市长对秘书的一番高论,似乎另有含义,黄一平自然感觉惊慌。

神聊海侃了些时候,跑了两趟厕所,眼看着一杯茶很快没了颜色。

黄一平灵机一动,马上跑到对面自己的办公室,拿出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拆开来,说:这儿有一盒茶叶,据说相当不错,请廖市长鉴赏一下。

廖志国接过,先不看外包装,而是拈起几片茶叶在鼻子底下嗅嗅,再放进嘴里嚼了嚼,当即点头道:果然是好茶如果我没说错,一定是阳江八道山上的毛尖,而且是正宗百年老树上的雨前茶。你小子神通广大嘛,现在连我都喝不到这样的了,快说,哪里来的

黄一平一边帮廖志国和江大伟清理杯中残茶,一边回应说:前两天冯市长托人捎来的新茶,一直放在小马那儿,下午才送过来哩。

呵呵,毕竟是老领导,旧主念旧谊嘛,眼看我这个阳江老市长,也只好跟在你小子后边沾光啰,唔廖志国笑着说。

黄一平把泡好的茶端到廖志国面前,趁势用余光瞥了一眼,确认廖志国脸上并无愠色,这才放下心来。

说实话,自从小马告诉他冯开岭捎来茶叶,他的心里就一直饱受困扰过去几个月,他和冯开岭之间已然断了联系,主要是他不想再沉浸在往事的痛苦回忆之中,希望将故人旧事统统抛却。现在,对方忽然捎来茶叶,自然是听说了他回归市府的事情,多少有些安慰加祝贺的意思,也表明冯开岭并非完全放下他。因此,这时若再拒收或退回茶叶,就显得他太小肚鸡肠不近情理了。可是,这盒茶叶于他又如一块烫手山芋,委实让他难受不告诉廖志国吧,万一日后知道了,说不定会误解他与冯开岭暗中勾连不断。说吧,又怕解释不清,反将一卷丝理成一堆乱麻,同时也显得他对旧主不够忠诚。眼前如此处置,可算浑然天成、不着痕迹,了却了他一桩心事。

茶一会儿就泡开了,碗盖甫揭,一缕清香即刻便袅袅弥漫开来。

廖志国轻轻举起茶杯,端至唇鼻之间,微闭双目,屏气凝神,让水汽顺着鼻息缓缓沁入。等到五脏六腑被茶香滋润得差不多了,这才轻启嘴唇,略微一嘬,让茶汁从齿缝间一缕缕吮吸进口腔。那茶,在嘴里自然要好好游荡一番,而后才恋恋不舍地通过咽喉奔向胃肠。就这一口茶,沿途会弄出一连串好听的声响,虽有些夸张,却表达出某种极尽享受的愉悦与。

看着廖市长品茶,真的是一种享受。古语说宝剑配英雄,这么好的茶让我们这种不懂行的人喝了,委实有些糟蹋哩。江大伟感叹道。

也是,我们平时喝茶多如牛饮,最多也就知道绿茶红茶,喝在嘴里浓淡相差无几,有时连新茶陈茶也分不清哩。黄一平说的也是实话。

廖志国喝了好茶,又听了江大伟、黄一平的好话,自然通体舒泰,精神倍增。他缓缓放下杯子,咂了咂嘴,道: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千年而不衰。就像读书、画画、唱歌、演戏、打拳、耍剑一样,一切都讲究个门道,喝茶,自然也有茶道。这茶道的关键,是要识茶、懂茶,知道如何辨别茶的好赖优劣,否则就失去了品茶的趣味,也没有了文化的含义。就说我们阳江八道山的毛尖,那可是从明朝就开始上奉皇室的贡品,好多史书上都有记载。八道山是闻名遐迩的道教名山,地处江南平原的阳江南郊,依江傍湖,得天下独具之温润气候。山的周围,有茶树上千万株,所产茶叶虽然也都不错,却独独只有山腰以上的那几千棵才是树中之王、茶中。现在我们喝的这种茶,就是由那些树上采摘下来的。

像花树开花、果树结果一样,茶树产茶也是顺应天地气象,有极强的季节性。上好的八道山毛尖茶,自然以谷雨之前采摘的最为宝贵。

说到这里,廖志国一手斜端杯子,一手以两指轻拈出一片茶叶,举至眼前示意江大伟、黄一平靠近,道:你看这茶叶,采自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新叶,状如含苞欲放的花蕾,正是欲展未展之际,不仅色泽嫩绿,而且叶片细薄如翼,外观具有细、圆、光、直、白毫多的特点。八道山毛尖泡出的茶汁,香重、味浓、色艳,含在口中滋味醇绵,甘甜清冽,绝对让你一杯在手不忍放下。当然啦,我们阳江考究的人家,泡这样上等的新茶,一定得是隔年秋冬积下的天落雨水,以瓦釜煮沸,茶具也必是宜兴正宗紫砂,味道才更加纯正。

廖志国一番茶理论,又让江大伟、黄一平两位听众目瞪口呆,半天插不上话来。

确实,廖志国平素并无别的嗜好,只有茶与烟不可须臾或缺,而且茶是排在二者之首。只是,身为政府首脑日常事务繁杂,而且也要注意公众清廉形象,这种爱好无暇公开显示,也不便过于张扬。不过,黄一平作为贴身秘书,还是知道些表象掩盖下的真情。

刚到廖志国身边,黄一平便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不论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人,廖志国只喝自己带的茶,也只抽自己身上的烟。廖志国有一只随身携带的茶杯,专门用于公众场合,外形酷似普通扬州酱菜瓶,外边用塑料线编织成密密匝匝的网套,一看就是使用很久的旧物。那只须臾不离的烟盒,也是很普通的旧样式,疑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产品,上边已经露出一些锈色。廖志国这两样行头,给人观感极朴素,尤其有时坐在主席台上,让那林林总总的高档不锈钢、磁化杯们一衬托,感觉不免寒酸。可是,如此表象之下,却有深奥内容。

原来,廖志国的茶杯绝不是酱菜瓶之类的普通物件,而是一件不锈钢外壳、紫砂内胆的特制品,既具良好的保温功能,又不致茶味走失或变异。那么高贵的杯子,用苏婧婧亲手编织的玻璃丝网一套,使用多年已黯然失色,每每放在主席台上,显得非常低调。那样陈旧朴素的外形,即使放在农村乡镇长们的杯子堆里,也不觉得扎眼,与普通民众的距离陡然就拉近了。可是,杯里的茶叶却非等闲之物。在阳江时,廖志国一般只喝家乡特产的八道山毛尖,而且唯新产的顶级春茶与秋茶才喝。到阳城后,正宗毛尖不容易搞到,加之可能也不愿麻烦别人,他便改喝阳城这边风行的西湖龙井,但也必须是明前或雨前的新品。对茶的新鲜程度、品质好差,如上所示,廖志国绝对不必费什么口舌,只要经他鼻下一嗅,或者让他两指轻轻一捻,马上就能得到确认。

廖志国不仅喜欢喝好茶,而且喜欢喝浓茶。他的杯子里,总是半杯茶叶半杯水,而且每两小时就得更换一次。泡茶、换杯这样的琐事,自然是黄一平的职责之一。每每帮廖市长更换茶叶,内心里不免暗暗算计:如果按照每斤六万片左右估算,这一撮特级龙井,怎么说也有上百片,一杯泡下来就是百元以上,光是这一天的茶水,就要消耗四五百元哩。当然啦,茶叶再贵,也无须黄一平操心,廖市长这边接近断货了,他只要悄悄告诉市府事务管理局一声,不出一个小时,局长就会亲自把茶叶送来。而且,每每看着廖市长喝茶,就像品酒一般,嘴里发出咝咝啦啦的声音,黄一平就会在心里说,领导喝舒服痛快了,才有精力、情绪好好工作,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还是服务阳城人民。何况,廖市长是有恩于自己的好领导,他喝点好茶还算计什么呢喝茶,总归比贪污受贿要好吧

再说廖志国吸烟,也是很有意思。

廖志国的那只烟盒,是一个并不知名的普通名牌。烟厂地址在阳江,其实该厂却不产烟,而是与外省一家著名烟厂合作,那边出卷烟这边贴招牌,主要是以此提高阳江的城市形象。现在,这个牌子的烟有两种,一种是五元一包的劣质烟,一种是二十元一包的中档烟,前者多为平民百姓消费,后者则专供机关里接待用。廖志国往主席台上一坐,就喜欢把烟盒掏出来,大家都以为他是难忘故土,还在为阳江做广告。其实哩,那盒子里装着一种白皮烟,是某知名烟厂专门生产的,主要用来供给某些特定群体。在阳江,由于同烟厂的合作关系,这种烟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