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绿油油的希望(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训练任务交给了张峰之后,乔铁山就没什么事情可做。正好张恪就想到了温室,种点蔬菜,一来可以满足家人的胃口,二来还能捞点银子。

张恪索性把城东的空房子都买了下来,改造成暖房,乔铁山找了几个老农一起打理。为了保证屋里的温度,按照张恪的吩咐,用火炉加温。

当第一批小苗钻出土壤的时候,几个人甚至喜极而泣。北方冬天的蔬菜是非常匮乏的,除了萝卜白菜,基本没有什么了!有了暖房,就能大饱口福。

乔铁山是万万没想到,张恪竟然把幼苗都给拔了。乔铁山顿时把脸色沉下来,瞪着张恪。

“永贞,暖房虽然是你让建的,可是我们几个不眠不休的照看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就这么给拔了,大叔要给解释不过分吧!”

“当然不过分!”

张恪见到》无错》大家的面色不善,好像他做了多大的孽一样,急忙说道:“铁山叔,让你们的辛苦白费了,是我的错,不过我想到了暖房的更重要用处,比种菜重要多了!”

邓文通眼睛发亮,急忙问道:“二弟,你说暖房是不是和种粮食有关系?”

“没错!”

张恪点头笑道:“辽东一直以来都种栗和麦,这也是多数人的主食。可是如今天气一年比一年冷,栗麦产量都在下降,我们必须找出产量更高,生长周期更短的粮食。”

乔铁山算是一群人里唯一种过田的,张恪说的道理他基本能听明白,可是千百年的耕种习惯,能换成什么,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永贞,有什么好主意别卖关子,赶快说!”

“好。我想着要有两条路,最近这些年西洋人带来了不少新作物,其中甘薯(地瓜)和玉米在南方已经有种植。徐光启徐大人还为推广甘薯上书朝廷,这两种作物产量可观,而且耐旱,也不要太多的肥力。就拿甘薯来说,一亩地产三五百斤还是有希望的!”

“多少?”

乔铁山惊得眼珠子快掉下来了,要知道最肥的田,一亩地也不过两石谷子。这个甘薯不占好田,也能生产这么多。简直就是神物啊!

乔铁山呼吸也急促起来:“种,一定要大种!”

“铁山叔,先别急。甘薯产量虽然高,可是比不了正经粮食,吃多了就会烧心反酸水,只能当做补充的食物。玉米也是如此,我引进主要是做饲料用的,大清堡周边有不少的草场,要多养殖战马牛羊。”

大家伙高兴了半天。一听说甘薯和玉米只是补充品,都有些泄气!

“永贞,你到底准备种什么?”沈岳好奇的问道。

张恪微微一笑:“水稻!”

咕嘟!

大家伙都艰难的咽口吐沫,这话怎么像是开玩笑啊?南稻北麦。这是几千年的传统,辽东从来没有种过水稻,就凭着张恪一句话,怎么像异想天开啊!

“永贞。能行吗,你们读书人不是常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辽东种水稻。能成吗?”。

能成,当然能成!

张恪丝毫不怀疑,后世的东北不但能种水稻,而且出产的大米蛋白质丰富,香糯可口,想想都能流口水。

大清堡守着大凌河和细河,并不缺水,正适合种植水稻!

“铁山叔,辽东绝对能种水稻,只是南方种两季,我们种一季而已。不过咱们的土地肥沃,一季稻也不会比他们差很多。”

乔铁山深知张恪不会信口开河,说不定辽东真能种水稻,只是他还有一点糊涂。

“永贞,你还没有告诉我为啥要拔了这些小苗,和你种水稻有什么关系?”

“哈哈哈,铁山叔,这些年天气越来越冷,粮食生长的时间越来越短,结果谷子都不成熟,我说的没错吧?”

“嗯,的确如此,老天爷造孽,我们有什么办法?”

“我们当然有办法,暖房就是咱们和老天爷争时间的关键!”张恪说着,兴奋的挥了挥拳!

在前世,张恪所在的孤儿院离着农田不远,因此张恪对种田并不陌生。

小冰河期最大的危害就是气温变低,造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变短,以至于严重减产。因此选择作物就要生长时间短,而且产量还要高。

其实相比传统的小麦,水稻生长周期更长,只不过水稻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能提前育秧。外面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农民就已经扣大棚,撒上种子,开始育秧。等到温度差不多了,再把长好的稻苗移栽到水田里,这就是插秧。

靠着这种办法耕种,水稻比玉米还要早成熟,早收割!

育秧是中国老祖宗很早就学会的一项手艺,只是千百年来一直使用的是水育秧。整个育秧期间,秧苗均被水淹没,导致土壤通气状况差,播种后扎根、立苗慢,浮芽、倒苗现象普遍;气候不良时,极易发生严重的闷种倒芽、烂秧,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贻误农时。

在建国之后,水育秧的方式已经被旱育秧取代,也就是用大棚育秧,可以提前种植,提前插秧,水稻提前成熟5到7天,增产8%以上。

万恶的小冰河期,时间就是生命!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