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众人中就有好几个和这些客人情况一样,打算去镇上打零工,到那儿再吃早饭的。他们之所以会进来,也是被铺子里传出的阵阵香气给勾出了馋虫,打算买碗面汤或是买碟肥肠解解馋,顺便歇歇脚的。现在听说这儿的三和面抗饿,好几个人原先买了面汤的客人忙一迭声儿地吩咐赵三郎道:“小兄弟,赶紧地帮我把面汤给换成这个三和面!”其他几个没买面汤的客人也纷纷要求再上碗三和面。
赵三郎忙笑着应了,很快赵四娘再一次展示了她的削面绝技。
满心好奇的食客忍不住打听道:“老人家,你家小孙女的这手功夫可真俊!都是打那儿学来的?”
“我外孙女拜了个宁国来的师父,这些吃食都是她师父教的!”姜老爷子骄傲地回答道。
“喔!”铺子里传来一阵惊叹声,众人心道:怪不得!原来是宁国传来的手艺呀!
虽说这年头有好些人打着宁国的幌子,把国产的东西硬说成是宁国产的以求多赚几个钱,可赵四娘这手做吃食的功夫实在是绝了,说它源自宁国由不得他们不信呐!
于是在“宁国效应”的影响以及众人的亲身体验之下,不断有人去点三和面面条。当然了这些人多半是家境过得去的,要么是去镇上打工的,要么是途径姜家滩走亲访友的。那些要去码头上搬货的人多半还是只点上一碗面汤,最多几个工友合吃一份儿干煸肥肠。不过他们中有好些人暗下决心,要是今儿能揽到苏记的活儿,就把苏记发的白面馒头带回家给家里人吃,自个儿则来这儿点上一份儿三和面面条,他们可听说这种面条比白面还抗饿呢!
一时间生意大好,站在门口儿招呼的姜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而赵四娘却愁得不行。
为什么?因为肚肺汤快不够了!为了保证汤汁的醇厚,赵四娘没有选择把两副肚肺放在一口锅里炖,然后再往汤里兑水的省事做法,而是选择了将两副肚肺分别放在两口锅里炖,坚持不再掺水的费力法子。可姜家就两口锅,第二天起来后,为了做早饭就得把其中一锅汤给盛起来放进木桶里。早上姜老爷子他们一起往铺子里赶的时候,就顺手把这桶给先运了过来。剩下的一桶还放在家里头,赵永忠还没运过来呢!
怎么办?要回客吗?一想到连上门生意都没做成,赵四娘一阵心疼。就在这时,赵四郎跑来告诉赵四娘一个更坏的消息:碗碟都快不够了!
要说这儿的碗碟很便宜,一文钱能买两个粗瓷做的。他们家铺子做前期准备的时候,虽说资金不足,可也各买了八十个碗碟。光说这碗吧,现在才卖了一桶肚肺汤不到,绝不会超过五十碗,怎么就不够了呢?
赵四娘凝神细思,这才想起今早碗碟只带了一半儿过来,还有一半儿还放在家里呢!
原来这几年由于禁海的缘故,姜家滩越过越穷,村里根本筹不出钱来修路。这儿的乡间小路年久失修,凹凸不平。前天把这些碗碟买回来放在手推车上从官道上运下来后,一路上就听见碗碟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撞击声,听得赵永忠父女俩一阵心惊胆战。他们只得尽量放慢脚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novelhub.org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